1. 思考要慢,執行要快。
有些事情一旦你決定了,就無法再回頭,或者事後得花雙倍的力氣去調整。
如果你真的想要節省時間,「第一次就要做對」是很重要的原則,寧可事前多花點時間,仔細討論,想清楚再動手,
即使事後仍需要調整,但也不至於會太過離譜。
2. 再三確認,知道你該做什麼。
如果你一開始就會錯意,不清楚對方要的是什麼,就是在浪費時間做白工。
很多時候,甚至你覺得很清楚對方的意思,最後卻發現相差十萬八千里。
到底是對方沒說清楚,還是你的理解能力有問題?
假設你的主管要求你下星期報告最近的重大經濟趨勢,你可以自己先設想,哪些內容會是主管想要的,
然後立即和主管討論,確定你們彼此之間的認知是一致的,就可以開始工作。
但是如果主管交代完,你就直接問比較細節的問題,例如是哪些經濟趨勢,一時之間他可能也很難說清楚,
不如先做大略的研究,提出你初步的構想,再和主管確認最後內容的走向,會更有效率。
3. 時間壓力愈大,工作效率愈高。
規畫工作行程表時,不要只是列出該做的工作項目,還要在旁邊寫上預計完成的時間。
一旦有了時間限制,就有了限期完成的壓力,工作時會比較專注,而不會毫無限制的拖延。
4. 工作之前,先把辦公桌清理乾淨。
如果你去知名餐廳或飯店的廚房就可以發現,廚師在開始烹飪之前,必定會把需要用到的食材和工具依照先後順序整齊地排列好。
同樣的,工作時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找東西。開始工作之前,請先空出一個乾淨的桌面出來,再把可能需要用到的資料或物品,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。
5. 向外求助,別閉門造車。
如果你新接某個工作或專案,先詢問有經驗的同事或主管,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最有效率,不要浪費時間自己去摸索,以免走錯方向。
平常,也應該多觀察他人不錯的工作習慣,自己多加學習,例如如何整理檔案文件、管理客戶等,這些都是伸手可及、立即可用的方法,應多加利用。
6. 凡事主動,等待只是浪費時間。
每次當有人說「我再打給你」這句話時,就當作他沒說過。請別浪費時間等待對方的回音,直接拿起電話打給對方,才是明智之舉。
或是,你的朋友或同事幫你介紹新的客戶或是某個人,先詢問他,你是否可以直接聯絡那個人,一方面表示尊重,另一方面又可以節省等待的時間。
7. 改變自己,適應其他人的工作習慣。
工作的完成需要有很多人的共同參與,但是每個人習慣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樣,往往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時間浪費。
要改變別人,不如先改變自己,順應別人的工作方式,讓流程的進行可以更有效率。平常互動時,多觀察對方的工作習慣,或是他最討厭別人有哪些壞習慣,避免自己踩到地雷。
8. 成功也要花時間分析。
我們常要求自己了解犯錯背後的原因,避免下次再犯。
但是,你也應該知道自己哪些部份做得很好、原因是什麼。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時,你才知道如何達到成果。
當你知道成功的原因,又能避免可能的錯誤,才能有絕對的把握。